高中教辅学海导航怎么样相关内容,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,关于高中教辅学海导航怎么样信息,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本文目录一览:

高中教辅学海导航怎么样
《学海导航》这个系列的书是理科的好一些,语文、
英语、政治、历史等文科类的科目的就比不上其他系列的了。如果你想提高,王后雄的资料不错啊!或者是教材解析(经纶学典的,这个书的文科很好)
要是高二的,分了学科,就买王后雄的吧!

高三上册化学离子反应教案:化学离子反应
如果没有好的化学教案,化学课堂教学就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,同时如果预设不圆满,就会影响生成效果,教学质量也会大打折扣。为此,下面我整理了人教版高三上册化学离子反应教案以供大家阅读。
人教版高三上册化学离子反应教案
【考纲扫描】
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、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。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,并能进行有关计算。
【高考预测】[《学海导航》p10 例1、2 p11 2]
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,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,该部分知识的考察主要体现在离子方程式书写、正误判断、离子共存及推断等,尤其是根据信息书写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的形式应该留意。
【学法导航】
1、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抓住二个原则,一是符号书写是否正确,包括:①原理是否正确②化学式与离子形式拆合是否正确,二是是否守恒,包括原子守恒、电荷守恒,氧化还原反应还要转移电子守恒。
2.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型试题,所给离子方程式常见的错误有:①不能正确使用化学式与离子符号;②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;③反应原理不正确或反应不符合实际;④反应物相对量的影响。
3. 解答离子共存的选择题,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:一是判断离子共存,还是判断不共存;二要看题目中的隐含条件:碱性、酸性、无色透明、pH为多大;三看离子间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、复分解反应等。总之,要注意审清题意,充分挖掘出题设的隐含条件;要把离子自身的特点同题干中给定的限制条件结合起来分析。
(1)注意溶液隐含的酸碱性,如酸性溶液(H+ )、碱性溶液(OH-)、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、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、c(H+)=10-12 mol•L-1的溶液、由水电离出c(H+)=10-12 mol•L-1溶液、投入铝产生氢气的溶液、在pH=13的无色溶液中等。
(2)注意无色溶液和有色离子不匹配,常见的有色离子有:Fe3+(黄色) 、Cu2+ (蓝色)、Fe2+(浅绿色)、MnO4-(紫色)。
(3)注意溶液中隐含的氧化性离子与还原性离子不能共存。如Fe3+与S2-、I-,MnO4-与I-,NO3- (H+)与Fe2+等。
【典例精析】
1、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例子方程式是( )
A.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:Ca2++2 ClO-+CO2+H2O =CaCO3↓+2HClO
B.足量的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
CO2+CO32-+H2O=2HCO3-
C.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:HCO3-+Ca2++ OH-=CaCO3↓+H2O
D.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:3Fe2++4H++ NH4+ =3Fe3++NO↑+2H2O
【解析】A选项CO2过量,应该生成HCO3-方程式应为:ClO-+CO2+H2O=HClO+ HCO3-;B选项生成NaHCO3应该沉淀析出,正确的方程式为:CO2+CO32-+H2O+2Na+=2NaHCO3↓;C选项要考虑到Mg(OH)2 为沉淀即可, Mg2++2 HCO3-+2Ca2++4OH-=Mg(OH)2↓+2CaCO3↓+2H2O 。答案D。
2. 在下列溶液中,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
A.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: Na+、 、 、Fe3+
B.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:Fe2+、Mg2+、 、
C.c(H+)=10-12 mol•L-1的溶液:K+、Ba2+、 、
D.碳酸氢钠溶液:K+、 、 、H+
【解析】选项A中使酚酞溶液呈红色,则溶液必定呈碱性,则OH-与Fe3+不能共存;选项B中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,NO3-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与Fe2+不能共存;选项C中c(H+)=10-12 mol•L-1的溶液呈碱性,在碱性溶液中,这些离子均能共存;选项D中 与H+不能共存。答案:C。
【随堂训练】[1-8为单选,9-10为双选]
1.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
A. 向Ba(OH)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恰好为中性:
Ba2+ + OH- + H+ + SO42- = BaSO4↓+ H2O
B.NH4HCO3溶液与过量KOH浓溶液共热:NH4++ OH- NH3↑+ H2O
C.稀硝酸和过量的铁屑反应:3 Fe + 8H+ +2 NO3- = 3 Fe3+ +2 NO↑ + 4 H2O
D.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:2 I- + H2O2 + 2 H+ =2 H2O + I2
2.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
A.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:2O22—+2H2O == 4OH-+O2↑
B.向明矾[KAl(SO4)2]溶液中逐滴加入Ba(OH)2溶液至SO42-恰好沉淀完全:
2Al3++3SO42-+3Ba2++6OH-=2Al(OH)3↓+3BaSO4↓
C.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:ClO-+SO2+H2O=Cl—+SO42-+2H+
D.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:4Fe2++O2+4H+=4Fe3++2H2O
3.常温下,下列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
A.加入金属镁能产生H2的溶液中:Na+、Fe3+、SO42-、NO3-
B.含有大量Fe2+的溶液中:K+、Mg2+、ClO-、SO42-
C.能使Al3+生成沉淀的溶液中:NH4+、Na+、SiO32-、HCO3-
D.水电离产生的c(OH-)=1×10-10mol/L的溶液中:Al3+、SO42-、NO3-、Cl-
4.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
A.AgCl沉淀在氨水中溶解:AgCl+2NH3•H2O====Ag(NH3)2+ + Cl-+2H2O
B.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: Ba2+ +HCO3-+OH-=BaCO3↓+H2O
C.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: NH3+H+=NH4+
D.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:3Fe+8H++2NO3-=3Fe2++2NO↑+4H2O
5.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
①无色溶液中:K+、Na+、Cr2O72-、SO42-
②pH=11的溶液中:CO32-、Na+、NO3-、Al(OH)4-
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:Cl-、SO42-、NO3-、Mg2+
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(OH-)=10-13mol•L-1的溶液中:Na+、Ba2+、Cl-、I-
⑤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,加入NaOH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溶液:Ca2+、HCO3-、NH4+、AlO2-
⑥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:Na+、C1-、S2-、SO32-
A.①③⑤ B.②④⑤ C.②④⑥ D.④⑤⑥
6.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Na+ 、②Ba2+、 ③Cl-、 ④Br-、⑤SO32-、⑥SO42- 离子中的若干种(忽略水电离出的H+、OH),依次进行下列实验,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,观察到的现象如下:
步骤 操作 现象
(1)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
(2)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,再加入CCl4振荡,静置 CCl4层呈橙色
(3) 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(NO3)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
(4) 过滤,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
下列结论正确的是
A.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③④⑤ B.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
C.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⑥ D.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⑥
7.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,其中评价合理的是
编号 化学反应 离子方程式 评价
A 碳酸钙与
醋酸反应 CO32-+2CH3COOH =
CO2↑+H2O+2CH3COO- 错误。碳酸钙是弱电解质,不应写成离子形式
B 苯酚钠溶液中
通入少量CO2 2C6H5O-+ CO2 + H2O →
CO32- +2C6H5OH 正确。
C NaHSO3的水解 HSO3-+H2O SO32-+H3O+ 错误。水解方程式误写成电离方程式
D 等物质的量的
FeBr2和Cl2反应 2Fe2++2Br-+2Cl2 =
2Fe3++Br2+4Cl- 错误。Fe2+与Br-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化学式不符
8.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+、Na+、NH4+、Mg2+、Fe3+、Al3+、
SO42-、CO32-等离子。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
度的NaOH溶液时,发现生成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
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右所示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A.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+、NH4+、Mg2+、Al3+
B.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-和Na+
C.原溶液中含有的Fe3+和Al3+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:1
D.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4
9、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
A.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:2Cl- + 2H+ H2↑+ Cl2↑
B.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:
CH3CHO +2Ag(NH3)2+ + 2OH- CH3COO-+ NH4+ +3NH3 + 2Ag↓+ H2O
C.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:CO2 + H2O + 2C6H5O- 2C6H5OH + 2 CO32-
D.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:5 SO32-+ 6H+ + 2MnO4- == 5SO42- + 2Mn2+ 3H2O
10.常温下,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
A.pH=6的酸性溶液中,可能存在NH3•H2O分子
B.由水电离出来的c(H+)=10-12mol/L的溶液中,Al3+可能大量存在
C.酸性溶液中,可能大量存在Fe3+、SO2-4、Na+,C6H5O-
D.常温下,C(H+)=0.1mol•L 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O-3、Na+、I-、K+
11.现有几种离子:
阳离子 Na+、Mg2+、Al3+、Ba2+、NH4+
阴离子 OH-、Cl-、NO3-、SO42-、HSO4-
A、B、C、D、E是由它们组成的五种可溶于水的固体(每种离子只能用一次),分别取它们进行实验,结果如下:
①将D与E的溶液混合加热,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
②将B与E的溶液混合,产生白色沉淀,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,沉淀部分溶解
③向一定量的E溶液中逐滴加入C溶液,先无明显现象,后来产生白色沉淀,且该沉淀可溶于A溶液
④D固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水和另外两种气体单质
⑴根据以上条件推断并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:
A B C
⑵写出A溶液与E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至溶液呈中性的离子方程式:
⑶若1g D固体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水蒸气时放热1.49KJ的热量,写出该
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。
12.. 已知稀溴水和稀氯化铁溶液都呈黄色,若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,加入1~2 滴液溴,振荡后溶液呈黄色,现对溶液呈黄色的原因进行探究。
(1)仅限选用的仪器和试剂有:烧杯、试管、玻璃棒、量筒、胶头滴管、药匙;酸性高锰酸钾溶液、氢氧化钠溶液、四氯化碳、硫氰化钾溶液、硝酸银溶液、淀粉碘化钾溶液,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:
【提出假设】
假设①:溶液呈黄色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,是溶液中 引起的(填微粒的化学式,下同)。
假设②:溶液呈黄色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,是溶液中 引起的。
【设计实验方案】
为了验证上述假设①和假设②的推断,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你的实验方案:
假设①方案: 。
假设②方案: 。
(2)根据高中所学的知识判断,你认为 (填“假设①”或“假设②”)的推断是正确的;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验证你的假设是否可行? (填“可行”或“不可行”),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。
(3)若向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,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:
【课后训练】 《学海导航》p81-82
学案3参考答案:
选择题 D、D、D、A、C、D、C、C、BD、CD
11⑴A. NaHSO4 B. MgSO4 C. AlCl3 ⑵2H++SO42-+Ba2++2OH-=BaSO4↓+2H2O
⑶NH4NO3(s) =2H2O(g)+N2(g)+1/202(g) ΔH=-119.2kJ/mol
12.(1)①Br2;②Fe3+ 假设①方案:向黄色溶液加入CCl4,振荡,静置,下层溶液呈橙红色。假设②方案:向黄色溶液滴加KSCN溶液,溶液变为(血)红色
(2)假设② ;不可行;因为Br2和Fe3+都能把Iˉ氧化成I2使溶液都变蓝,无法得出结论。
(3)2 Fe2+ + 4 Brˉ + 3Cl2 == 2 Fe3+ +2 Br2 + 6Clˉ
看了高三上册化学离子反应教案的人还看:
1.高二化学反应速率习题及答案
2.高二化学选修4盐类的水解教案
3.高二上册化学化学平衡常数用教案
4.高二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
5.高二化学上学期 教学计划
6.高二化学说课稿

七年纪语文下册30课狼
拼牛网(https://www.pncbzx.com)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七年纪语文下册30课狼的相关内容。
初中语文文言文《狼》教案
一、教法建议
【 抛砖引玉 】
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”。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初一学生,一定让他们熟读成诵,再借助注释,课文的意思也就容易理解。因此,指导他们反复诵读是本课的主要教法。
本文的故事性强,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,先讲故事,再启发指导学生阅读分析。
2.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、积极性,可结合班级情况,采用赛背、赛问、赛讲、赛练的比赛方式,依据学生的程度分层次促进指导。
【 指点迷津 】
重点:理解本文故事短小精悍,情节曲折的特点。
解决办法: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,让学生结合“阅读提示”中的内容体会,教师作一些讲解。
提示:
课文分为两部分,第一部分记叙故事,第二部分是议论。第一部分记叙的故事短小精悍,情节曲折。先写屠户遇狼。交待了时间是“晚”,地点是“途中”,事件是屠户归途中遇狼。这是情节的开端。后写屠户惧狼。“投以骨”“一狼得骨止,一狼仍从”。屠户扔几块骨头,狼就停下来,不再追他的,表现他对狼抱有幻想。可是“骨已尽”两狼之并驱如故”。这时的屠户心里非常害怕,也表现出狼的贪婪和狡猾。再写屠户御狼,这是情节的进一步发展。这时的屠户已明白了,狼不会改变吃人的本性。只有和狼斗争,才能得以生存。于是就奔倚柴垛下面,弛担持刀,狼不敢前,最后一层是写屠户劈狼。“一狼径去,其一伏坐于前。久之,目似瞑,意暇甚 ? ”屠户并没有被狼的假相迷感,而是乘隙进攻。“以刀劈狼首,又数毙之。”杀死一只狼,刚要走,转到柴垛后面一看,另一只狼正在打洞,身子进去一半,只露着屁股和尾巴,“屠户后断其股,亦毙之”。这是情节的高潮,也是结局。整个故事只用了一百八十余字,把曲折的情节表现出来。不能不说是故事短小精悍,情节曲折。让学生懂得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,必须敢于斗争,善于斗争,才能取得胜利。
难点:文言文中一字多义,词的活用,虚词的含义
突破方法: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句的意思推断,然后教师给予明确。
提示:一字多义
1 . 敌 恐前后受其敌 ( 攻击 ) 盖以诱敌 ( 敌人 )
2 . 止 一狼得骨止 ) 停止 ) 止增笑耳 ( 只 )
3 . 意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( 想 ) 意暇甚 ( 神情态度 )
4 . 乃 屠乃奔倚其下 ( 于是,就 ) 乃悟前狼假寐 ( 才 )
词的活用
1 . 一狼洞其中 ( “洞”,名词,活用为动词“打洞” )
2 . 狼不敢前 ( “前”,名词,活用为动词“上前” )
3 . 其一犬坐于前 ( “犬”活用为“像狗一样” )
4 . 意将隧入…… ( 隧”活用为“钻洞” )
5 . 一屠晚归 ( “屠”,动词,活用为名词 )
文言虚词
1 . 其 恐前后受其敌 ( 指狼 ) 场主积薪其中 ( 指麦场 )
一狼洞其中 ( 指柴草堆 ) ……以攻其后 ( 指屠户 )
2 . 以 投以骨 ( 把 ) 盖以诱敌 ( 用来 )
以刀劈狼首 ( 用 )
二、学海导航
【 学海指要 】
《狼》是文言短篇小说集《聊斋志异》中的精品。情节虽比较简单,但波澜起伏,含义深刻,具有较大的艺术魅力,令人玩味不尽。
1 . 学习这篇课文,要熟读背诵,仔细思考本文下列问题:
( 1 ) 本文的叙事部分与议论部分有什么内在联系 ?
具体的叙事含有议论的主旨:狼虽然狡诈凶残,但在机智勇敢的屠户面前,终究还是自取灭亡;而精短的议论之笔又是从具体的叙事之中生发出来的。可见,本文的议论和叙事联系十分紧密。
( 2 ) 本文的叙事部分,如从记叙的要素来看,六要素各是什么 ?
本文六要素是:时间:晚;地点:途中;人物:一屠和两狼;事情的起因:狼;事情的经过:惧狼、御狼;事情的结果:杀狼。
( 3 ) 屠户晚归,肯定随身带着刀,为什么他先迟迟不用刀去劈狼 ? 而到了“一狼犬坐于前”之时,他却“暴起,以刀劈狼首” ?
屠户先前对狼的凶残狡诈而贪婪的本性缺乏认识,以为“投骨”就可息事宁人。后来狼的步步紧逼,使他“大窘”,才猛然省悟过来,认清了狼的本性,看准机会,当机立断,立即用刀去杀死两狼。
2 . 品味语言
( 1 ) 本文开头两句写“遇狼”,这是情节的开端。点明了时间、地点、人物,除此之外还有些什么作用 ?
还有两点作用:①为情节的展开留下了伏笔 —— 因为“担中肉尽,止有剩骨”,才有下文惧狼的“投以骨”的情节。②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—— 试想一下:天色已晚,行在半路上,屠夫孤身一人,却碰见了两只恶狼,而且这两只恶狼已一步一步紧跟着屠夫走了老远。这该是多么令人恐惧,毛骨悚然的情景 !
( 2 ) “顾野有麦场”的“顾”即“看见”的意思,联系上下文想想。屠夫当时是有心去看才看见了麦场积薪,还是无意中看到的呢 ? 何以见得 ?
有心去看才看见的。从上文“投以骨”可见,屠夫起先对狼的贪婪凶残本性缺乏认识,对狼抱有幻想,一再退让。但两狼还是“并驱如故”,于是“屠夫窘,恐前后受其敌。”这时,他才对狼的幻想破灭,对狼的本性有了足够的认识,知道要想保全自己,非将狼杀死不可。于是人就果断抉择,采取了行动:首先要寻找一个有利地势,然后再与狼勇敢搏斗。下文所写也证实了这一点。可见,“大窘”是屠夫由被动转为主动的转折点。这以后的“顾”。等一系列行动就是主动的了。
( 3 ) 本文中的两个“乃”,它们的意思都一样吗 ?
不完全一样。前一“乃”是“于是,就”的思想,而后一“乃”字,联系上下文应译为“这才”的意思才更恰切。因为屠夫是在当机立断连杀二狼之后才明白前狼“假寐”“诱敌”的诡计的。
( 4 ) “乃悟前狼假寐”,此句中一“悟”字,可否换成“知”、“晓”等字 ? 为什么 ?
不可。因为“悟”不仅仅是一般的“明白、知道”的意思,而是“恍然大悟”的意思,所以不能换词。
( 5 ) “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? ”这是个反问句。为什么要用反问语气来发表评论而不用陈述语气 ?
因为反问语气表达的意思更肯定,观点更鲜明,其表达效果也更强烈些。
( 6 ) “止增笑耳”,句中的“耳”这个词,没什么实在意义,能否将它们删去 ? 为什么 ?
不能。因为这个“耳”是专用来表示“不过如此”、“不置一谈”类似语气的,具有讽刺意味;另外,“耳”与前文的“止”常常配合使用,删去了“耳”,这句子就显得很不协调,也不完整。
3 . 能力综合训练
( 1 ) 熟读、背诵这篇课文,仔细揣摩屠夫及狼一连串心理活动。口头复述这个故事,要有详略,要加重心理描写的成分。
( 2 ) 细心体味本文的佳词妙句,心领神会,口头说说,然后将这些词句一一抄录下来。
( 3 ) 屠夫终于战胜了凶残狡诈的狼,保全了性命。屠夫的收获仅止于此吗 ? 说说看。
( 4 ) 结合课文中写狼的语句,分析一下狼的本性。
从描写狼的狡猾的语句中认识狼的本性:①“途中两狼,缀行甚远。”“骨已尽矣,而两狼之并驱如故。”“一狼径去,其一犬坐于前。”“目似瞑,意暇甚。”“积薪后,一狼洞其中……”从狼缀行不舍,到相向对峙,可见狼吃人的本质不会改变。②再看狼前诱敌,后偷袭的诡计,又知其不但凶残,而且狡猾。
举例分析:
1 . 《狼》这篇文章结尾说:“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? 止增笑耳,”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?
解题思路及参考答案:
文章结尾的话是作者的评论,表达了作者的观点。分析这句话的含义时要联系全文。两只狼为了蚕食屠夫,它们时而一止一从,时而一去一坐,时而一前一后,配合得十分默契,看去好象很有灵性,可是,最终还是被屠夫杀死了。由此看来,作者辛辣地嘲笑了玩弄阴谋、自食其果的恶狼,赞扬了屠夫的机智勇敢。说明真正有智慧有力量的还是人,而决不是禽兽。有许多人认为,作者当年写狼,实际是指向 统治阶级中那些最凶残、最狡猾的衣冠禽兽,意在提醒人们,要提高斗争的信心和勇气,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。
2 . 找出表现狼阴险狡诈的句子,并把它们译成现代
汉语。
解题思路及答案:
此题考查对课文的背诵及理解。
缀行甚远 一狼骨止,一狼仍从 狼不敢前,眈眈相向 一狼径去,其一犬坐于前
目似瞑,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两狼之并驱如故 ( 译文略 )
3 . 写出含加点词的成语。
积薪其中 ( ) 并驱如故 ( )
乃悟前狼假寐 ( ) 驰担持刀 ( )
答案:杯水车薪 并驾齐驱 梦寐以求 风驰电掣
4 . 《狼》的主角是谁 ?
作者通过对狼的恶行的描画,揭露了社会上像狼一样狰狞贪婪的坏人的本质,并指出妥协退让是没有出路的,只有消灭这样的恶人,好人才能活命。
许多分析都把屠夫当作是小说的主角,其实,狼,才是小说的主角,才是故事发展的推动者:
跟踪欲吃人 → 得骨复追人 → 逼人倚薪立 → 计败被劈死
【 妙文赏析 】
我梦见我做了医生
“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? ”爸爸边看电视边问我。“当医生,就象他们一样。”我指着电视说。这时电视里正在播放白衣战士的片子。妈妈听了笑着说:“未来的大夫,能治治我这腰疼病就好了。”“当然可以,理当效力。”我颇有些得意地说。“好了,我知道你自小就喜欢这一行,现在快去睡吧,未来的医生 ! ”爸爸慈爱地说。“是,遵命 ! ”……
模糊间,我已在全市最有名的医院工作了。
呵,好漂亮的一所医院啊 ! 鲜花盛开,碧草如茵,绿树成行,美观大方的医用楼,新颖别致的亭阁小园,造型独特的喷泉长廊,随处可见散步闲谈的人,简直是花园一样的医院。
我来到自己所分配的外科,向主任报到,主任高兴地说:“欢迎你,我先领你到处看看好吗 ? ”我正求不得,马上就答应了。
“咱们医院的设备十分齐全,全是一流的。”主任边走边说。来到门诊部,我向四周看了看,只见看病的人川流不息,可大夫却很少。“他们能忙得过来吗 ? ”我有些惊疑。还没等我开口,主任便解释道:“这里好多事都是由机器代替的,原来必须由大夫亲自检查的疾病,象把脉、量血压、量体温等,全由机械手取而代之了,而且收费、拿药也是由机械手完成的。这样不就节省很多时间了吗 ? 所以他们一点也不忙。”这些事我全是头一次听说,不由听入了迷。
住院部病房里的设施更是应有尽有,而且采用了先进的程控设备。在中心观测台就可以观察到每一个病人的情况,无论出现什么事情大夫护士们都能赶到,这可替护士小姐帮了大忙。正看着,主任手腕上的对讲机响了,原来有个急诊病人需要马上动腹腔手术。我听后,马上自告奋勇地请求让我来做这个手术,主任点头同意了。我兴奋不已,急忙着手准备。主任拦住我说道:“先别忙,现在不用亲自主刀做手术了,只要在中心操作台上操纵机械手就可以了。”说完,就领我来到操纵台上。
只见操纵台前有一个大屏幕,将患者需要动手术的部位显示得非常清楚。屏前有几排红红绿绿的按钮。一切就绪后,我操纵机械手动起了手术。正当我紧张地做手术时,忽然病人呼吸急促,腹部左侧大出血。不好,按错了电钮,顿时周围的护士一片惊叫,我早已惊呆了。就在这一刹那间,主任一个箭步登上操纵台,夺过制动器。好险啊 ! “输血 ! ”主任命令道。大家早已把心提到嗓子眼上了。紧张的抢救开始了。“输备 ! 输血 ! 血 —— 我惊叫着。
“快醒醒,快醒醒,要上学了。”我一惊,啊,身边竟是妈妈。刚才原来是一场梦呀 ! 我不由得舒了一口气,忙起了床,洗漱、吃饭。
妈妈问我:“你做了个什么梦,大叫大嚷的 ? ”“没什么。”我做了个鬼脸,提着书包跑出家门,又回头冲妈妈说:“不过,我相信我的梦一定会成为现实的,到那时,你就知道我做了个什么样的梦了 ! ”
评析:
这是一篇梦幻理想的记叙文。作者以看电视谈理想 —— 长大了当医生,交代了梦由,以“模糊间,我已在全市最有名的医院工作”入梦;梦中写了美丽、幽静、有着现代化设施的医院,重点而详尽地记述了“我”按错电钮引起一场惊慌,主任救急才又化险为夷的过程,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现在扎扎实实学好文化知识的重要性。“我相信我的梦一定能成为现实的”。多么自信啊 !
【 思维体操 】
宰相的眉毛
有一次,一位宰相请一个技艺高超的理发师理发。理发师给宰想修面到一半时,不小心把宰相的眉毛刮掉了。哎呀 ! 他暗暗叫苦。如果宰相知道后怪罪下来,那可吃不消呀 ! 但他情急生智,心中暗喜:有啦 ! ……
他告诉了宰相 。结果,宰相没有惩罚理发师,让理发师给他画了两道眉毛。
请你想想理发师是如何躲过惩罚的 ?
参考答案:
原来理发师是这样做的:他停下剃刀,故意两眼直愣愣地盯着宰相的肚子,仿佛要把五脏六腑看个透。
宰相莫名其妙,迷不解地问:“你不修面,却光看着我的肚皮,这是为什么 ? ”
理发师忙说:“人们常说,宰相肚里能撑船,我看大人的肚子并不大,怎能撑船呢 ? ”
宰相一听理发师这么说,哈哈大笑:“那是形容宰相的气量大,对一些小事情都能容忍,从不计较。”
理发师随即:“扑通”一声跑在地上,声泪俱下地说:“小的该死,方才修面不小心,将相爷的眉毛刮掉了 ! 相爷气量大,请千万恕罪。”
宰相一听啼笑皆非:眉毛给刮掉了叫我今后怎能见人呢 ? 正要发怒,但又冷静一想自己刚讲过宰相气量最大,怎能为这小事,给他治罪呢 ?
于是,宰相便豁达温和地让理发师给他把眉毛画上。
三、智能显示
【 心中有数 】
1 . 识记下列字的音、形
缀zhuì 窘jiǒng 屠tú 苫shàn 倚yǐ 驰chí 眈dān
瞑míng 暇xiá 毙bì 隧suì 尻kāo 寐mèi 诱yòu 黠xiá
2 . 掌握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字
●一词多义
止: 止有剩骨 ( 通“只” ) 一狼得骨止 ( 停止,动词 )
意: 意暇甚 ( 精神,名词 )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( 想要,动词 )
敌: 恐前后受其敌 ( 攻击,动词 ) 盖以诱敌 ( 敌方,名词 )
前: 前狼又至 ( 前面,名词 ) 狼不敢前 ( 上前,动词 )
乃: 屠乃奔倚其下 ( 于是,就,副词 ) 乃悟前狼假寐 ( 才,副词 )
●古今异义
去 古义:离开。如:一狼径去。 今义:往。如:出去。
少 古义:一会儿。如:少时, 今义:数量小。如:少量。
几何 古义:多少。如:几何哉。 今义:数学的一种,几何学。如:几何知识。
3 . 理解文中表现狼的阴险狡诈的语句
4 . 掌握“其”作代词时,在句中指代什么
5 . 背诵全文
6 . 了解蒲松龄及《聊斋志异》的情况
【 动脑动手】
1 . 结合课文语言特点,分析一下狼的本性和屠户的性格特点。
参考答案:
《狼》语言十分精练生动。对屠户和狼的刻画,形象鲜明,神态逼真,而用语却极其简省,可谓达到“句不可削,字不可减”的地步。如写狼,用“缀行甚远”,“并驱如故”、“眈眈相向”等语,刻画出狼的贪婪、凶残、得寸进尺的吃人本性;用“径去”、“犬坐”、“目似瞑、意暇甚”、“洞其中”、“将隧入”等语,描绘出狼的狡猾、阴险。写屠户,用“惧”、“大窘”、“投以骨”、“复投之”等语,表现出他的恐惧、退让、存在幻想;用“顾”、“奔”、“倚”、“驰”、“持”、“暴起”、“劈”、“毙”等语,活画出他的机智、勇敢的斗争精神。
2 . 从《狼》这则故事中,你受到什么启发 ?
参考答案:只要敢于斗争、善于斗争,就一定能战胜像狼一样贪婪凶残、狡诈阴险的恶势力。
3 . 选出对“骨已尽矣,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”
翻译正确的一句。 ( )
A . 骨头已经完了,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你追赶我,我追赶你。
B . 骨头被狼吃完了,但两只狼仍旧照样追赶。
C . 骨头没有了,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互相追赶。
D . 骨头已经没有了,但是两只狼仍像原来一样追赶。 答案 ( D )
4 . 选出对“狼不敢前,眈眈相向”翻译正确的一项。 ( )
A . 狼不敢上前,瞪眼盯着屠户,屠户也瞪眼盯着狼。
B . 狼不敢上前,瞪着眼朝着屠户。
C . 狼不敢上前,注视着屠户走来的方向。
D . 狼不敢走在前面,瞪着眼朝着屠户。 答案 ( A )
5 . 按《狼》课文填词并解释所填的词。
①___行其远: ②___驱如故: ③___担持刀:
④___以诱敌: ⑤___野有麦场: ⑥转视积____中:
⑦目似___: ⑧意___甚: ⑨一狼得骨____ : ⑩___增笑耳:
答案:①缀,连结,这里紧跟的意思。②并,一起。③驰,放下。④盖,原来。⑤顾,看。⑥薪,柴草。⑦瞑,闭眼。⑧暇,悠闲。⑨止,停下。⑩止,通“只”,仅仅。
知识拓展:
蒲松龄及《聊斋志异》
蒲松龄 ( 1640 — 1715 ) ,字留仙,又字剑臣,别号柳泉居士,山东淄川 ( 今淄博市 ) 人。蒲松龄十九岁庆童子试,中县、府、道三个第一名。以后却屡试不第,始终没有考上举人。《聊斋志异》是他的代表作,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。“聊斋”是他书房的名称,“志异”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,这部书以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写成,共有四百九十一篇。它主要借鬼狐神妖、奇闻异谈曲折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、政治制度的黑暗、科举制度的不合理、青年男女向往真挚自由爱情等,有一定的积极意义。
【 创新园地 】
1 . 冰上的难题
假如你独自一人趴在一个结了冰的池塘的冰面上,冰非常滑,既不能爬动,也无法翻身。想想看,你能用什么办法离开这个结冰的池塘 ?
2 . 十九吨鱼
从前有个商人,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口,向当地渔民购买了五千吨鱼。船经过了几十天的航程,来到了非洲赤道附近的马加的沙港停泊,准备将鱼在那儿转手卖出去。谁知一过秤,却发现鱼少了将近十九吨。短缺的鱼到哪里去了呢 ? 被偷是不可能的,因为轮船沿途没靠过岸。当时大家都无法揭开这秘密,你能揭开这个谜吗 ?
答案及分析:
1 . 脱掉鞋子,向相反方向扔去,反作用力可以使你滑出冰面。
2 . 同一物体离地心越近重量越大。两极地区物体重量,要比赤道附近大0 . 53%。物体重量还与地球自转速度有很大关系,在南北极基本不受地球旋转的影响,所以那里的引力最大,在赤道附近正好相反。阿姆斯特丹位于北极附近,而马加的沙港位于赤道附近。这正是缺少19吨鱼的原因。
拼牛网以上就是高中教辅学海导航怎么样全部内容了,了解更多相关信息,关注拼牛网。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拼牛网:
www.pncbzx.com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。